2025-03-总第6期:目录

◆冯玉  |【小说】命运的访客

◆习军  | 【散文】远方

◆《枫林》征稿启事


命运的访客

冯 玉(温哥华)

作者简介

冯玉,甲申年移居加拿大温哥华,现为《菲莎文萃》《加华文苑》主编,《世界日报》副刊《华章》轮值编委,加拿大大华笔会会长,加拿大华人文学学会秘书长。主编加华笔会作品选《枫笺集》,诗文作品发表于海内外多种报刊并收入多种选集。

“姐,你快来仓库吧,出事了!”电话里,弟弟焦急的声音让吉妮心头一震。

她迅速放下手中正在整理的货单,抓起车钥匙,冲出了店门。夜晚的迪拜灯火辉煌,街道两旁的霓虹灯在她的车窗上一闪而过,留下一串亮点,映衬着她焦急而凝重的脸。

距离仓库还有不到一公里时,吉妮看到仓库方向的天空染上一片橘红,滚滚黑烟像一只巨型八爪鱼的触须盘踞在空中,压得她喘不过气来,“不好,是仓库着火了!”吉妮心急如焚,油门被她踩到了底,车子如箭一般冲向火光方向。

赶到现场,眼前的一幕让吉妮几乎站立不稳——仓库大院里,三辆货柜车已经被烧得焦黑,周围散落着未烧尽的布料和货物残片。第一仓库的走廊已经开始被火舌吞噬,两辆消防车正在全力喷射水柱试图压制火势。

“姐!”弟弟从不远处跑来,满脸焦急,“三个货柜已经烧毁,但仓库里面的布料还没被殃及,我们把仓库钥匙交给了消防员,他们正在里面抢救。”

吉妮看向弟弟和随后跟来的大伟,他们脸上沾满了烟尘,衣服被汗水浸湿,整个人显得狼狈不堪。她深吸了一口气,压下胸口的恐惧和愤怒,低声问:“怎么回事啊?”

“其中一个货柜不知怎么就着火了,接连引燃其它两个货柜。一个司机当时在仓库后面的小棚子里睡觉,要不是我们来得早,他可能都跑不出来。”大伟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指向不远处那个瘫坐在地上的司机。

司机的脸色苍白,目光涣散,嘴里喃喃地重复着:“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火光中,吉妮紧握的拳头微微颤抖。这场大火不仅威胁着她多年的心血,更像是命运递来的一张考验她的卷子,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

两个小时前,傍晚7点左右,位于波斯湾东南岸的现代化都市迪拜灯火辉煌,璀璨的灯光为这座“海湾明珠”披上一层绚丽而神秘的面纱。迪拜气候炎热干燥,居民多选择凉爽的清晨与傍晚工作或外出,因此街头依旧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位于德拉区 Naif 街的一间家居装饰品展厅里灯火通明,门楣上“白沙家俱公司”的招牌显得格外醒目。展厅内展示架整齐排列,各类窗帘、沙发套等布料样品琳琅满目。

7点刚过,一位身材高大的中年男人推门而入。他穿着阿拉伯传统的雪白长袍,深邃的眼神显得神秘而坚毅。他环顾展厅,随即走向前台。年轻的职员小斯放下手头活,微笑着迎上前:“撒拉姆(你好)!欢迎光临,请随意挑选。想要什么尽管说。”

中年男人微微点头,简单回了句“撒拉姆”,跟着小斯进入展示区。展厅面积近三百平方米,挂满布料样品的展示架几乎占满每个角落。小斯滔滔不绝地介绍道:“我们这里遮光类、印花类等各系列布料应有尽有,每一类别又有详细的分类。我们在北部郊区还有四个大仓库存放货物,货源充足。您今天选好样品,明天一早就能给您发货。”小斯一边介绍,一边观察这位顾客。他显得很专注,在样品间穿梭,目光偶尔停留片刻,最终在一款米黄色印有祥云图案的布料前驻足。

“这款是中国浙江的高档货,布料细腻厚重,很受欢迎。”小斯笑着介绍道。

男人轻轻触摸了一下布料,满意地点点头:“这款不错,给我来十二卷。”

小斯正准备开单,男人忽然抬头看了看墙上的挂钟,语气里带上了几分急迫:“我明天一早要赶回阿曼,今晚就得拿货。”

小斯愣了一下,为难地说道:“今天仓库工人已经下班了,货恐怕没法立刻送来。不过明天一早肯定能送到,绝不会耽误您的行程。”

听了这话,男人眉头紧锁,声音拔高了一些:“不行,我今晚必须拿到货!”

小斯被他的语气震住了,但他始终记得老板吉妮的话:“不管客人订单大小,都要尊重他们。”于是,小斯尽量耐心地解释:“实在抱歉,仓库的工人已经休息,夜里动员他们不太方便。明天一早一定准时送达。”

男人脸上的焦急之色更浓,语气更坚决:“那就让你们老板来和我谈!”

隔壁办公室里,老板吉妮正在整理货单。听到外面的争执声,她放下手中的活,走出办公室。

吉妮是一位身材娇小、精明能干的女性。十多年前,她随原单位劳务团队来到迪拜,凭着敏锐的商业直觉和不懈努力,创办了这家家居装饰公司。在她的经营下,公司迅速崭露头角,成为业内小有名气的企业。

“您好,我是这里的老板。”吉妮微笑着问道,“有什么我能帮您的?”

男人上下打量了她一番,说:“我要今晚取货。”

吉妮略感诧异。虽然生意场上早已习惯与阿拉伯客户打交道,但对方的执拗还是让她觉得奇怪。她试图取得他的理解:“现在仓库确实已经下班,明天早上取货会更方便。”

“不行,必须今晚。”男人的语气斩钉截铁,脸上的表情严肃得近乎冷硬。

吉妮思忖片刻,虽然觉得这人有点不可思议,但还是决定满足他的要求。她转身对大伟和弟弟说道:“仓库工人都下班回家了,只能麻烦你们亲自跑一趟了。”

大伟是吉妮的得力助手,也是她多年的恩爱伴侣。他点了点头,拉着内弟立刻驱车前往仓库。快到仓库时,就看到了吉妮刚才看到的那一幕火灾场景。

大火持续燃烧了一个多小时后终于被扑灭。消防员告知吉妮,仓库里的大部分货物幸免于难,但门口的三个货柜被彻底烧毁,部分外围设施也严重受损。

吉妮站在烟熏火燎的废墟旁,久久不语。这场大火不仅让她损失惨重,也彻底打破了她的平静生活。

第二天,消防部门对火灾的原因展开了调查。几天后,真相浮出水面——火灾是人为纵火所致。

一名临时工因工资纠纷不满,在卸货后故意将未熄灭的烟头丢在布料堆旁。他本想只给个小小的报复,却没想到火势迅速蔓延,酿成了一场难以挽回的灾难。

得知真相后,吉妮既愤怒又后怕。她意识到,如果不是那个执着的客户阿拉伯男人要求连夜取货,大伟和弟弟就不会及时赶到仓库,更多货物可能被烧毁,而司机或许会被困在火海中,后果不堪设想。

但令她不解的是,那位阿拉伯客户取货后仿佛人间蒸发。根据登记的联系方式,吉妮试图派人联系他,却发现登记信息简单到根本无法追踪。他像是一阵风,匆匆而来,又悄然离去。

“难道这就是命运的安排吗?”吉妮望着仓库外焦黑的墙壁,喃喃自语。

多年后,温哥华地区某卫星城市,一片绿树掩映的花园里,吉妮和家人过上了悠然自在的生活。

那场火灾后,吉妮的布料生意艰难重建,但随着投资移民不断增多,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也越发严苛,生意也越发难做。最终她决定出售所有资产,与家人移居平和自由的加拿大,彻底告别了那片充满商机却也充满风险的土地。

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朋友们来到她家做客,聊起过去的经历。

“吉妮,你们经历的那场火灾好惊险啊,你怎样看它呢?”有朋友贴心地问。

吉妮端起一杯红茶,感叹道:“那场火灾让我领悟到很多事情。首先,生意人追求利润固然重要,维护普通人的生计与尊严也很重要。另外,有些事情的发生有时无法避免,有时也无法解释。”

“什么意思?”朋友们不解。

“在迪拜发生火灾那天,我们店来了一个客户,他坚持在火灾当晚取货,逼得我们连夜赶去仓库。正是因为他的坚持,才让我们及时发现了火情,避免了一场更大的灾难。”吉妮顿了顿,目光变得深幽,“但奇怪的是,他随后就消失了,像从没存在过一样。”

“你是说,他像命运派来的救星?”有朋友笑着问。

吉妮微笑着没有回答,只是端着茶杯,静静地看着窗外满园的绿色。阳光洒在她的脸上,仿佛又唤起她内心深处那段珍藏的记忆。

那个阿拉伯人,是谁派来的?他或许只是个普通的客户,但在吉妮心里,他更像是命运的访客,在她的人生遭遇一场危机时,带来一场不可言喻的救赎。


远 方

习军(温哥华)

作者简介

习军,加华笔会会员。由中国移民来到加拿大,定居在温哥华。退休前从事文化教育工作。退休后把更多的休闲时间用于写作,和享受简单清闲的生活。

早春的中午,菲莎河边,小咖啡馆的外面,我和太太坐在小桌边喝着咖啡,太阳暖融融地照在身上。

我放下手中的咖啡,从口袋中掏出小望远镜,小小的单筒望远镜,攥在掌中旁人都看不出来。我举着望远镜,远远地望向河的对岸。岸上苍茫一片,树丛在远处的坡地上形成了灰色的剪影,几座厂房似的建筑沿河而卧,岸边停靠着一艘很大的货轮。往河面上看,一大片木排漂浮在水面上。几只灰白的海鸥站在木排上。忽然一只小拖轮开进了画面,小拖轮后面拖着一条很大的驳船,驳船上满载的沙子形成了几座小山。

我放下望远镜,裸眼望着大河。大河还是那条大河。望远镜里所看到的与裸眼所看到就是不一样。

眼前,小广场上矗立着一座半身人像雕塑。雕塑基座上写着西蒙·菲莎的英文名字。

1808年,西蒙·菲莎驾船逆河而上,探索了这条大河。此后这条河便以他的名字命名。今天,人们称西蒙·菲莎为卑诗省之父。

西蒙·菲莎航海时望远镜一定是他必不可少的工具。他一定是一位在心中永远都望向远方的人。

■本期原文发表于《华侨新报》2025年3月20日,1776期第14版

征稿启事

《枫林》月刊就是诞生于2024年秋天,是加拿大大华笔会与《华侨新报》文学交流合作的结晶。为了增进与广大文学爱好者交流,繁荣海外华文文坛,丰富加拿大多元文化,《枫林》月刊择优刊登加拿大大华笔会会员近期原创的文学艺术作品。为此,《枫林》编委会常年向加华笔会会员征稿:

  • 征稿对象

加拿大大华笔会正式会员。

  • 征稿要求

近期原创的散文、小说、诗歌、书画等文学艺术作品,主题自选。文字类作品每篇字数在3000字之内,1200字左右的短文优先刊登。书画类作品,需提供高清图片文件。

  • 投稿方式

《枫林》设有投稿专用邮箱:fenglin.editor@yahoo.com,投稿作品请以文本或图片格式直接发送邮件,并需注明“枫林投稿+作者名字或笔名”。所有稿件必须包括作者简介(50字之内),和作者肖像照(自愿提供)。

  • 刊登稿费

所有投稿作品,由《枫林》编委会择优刊登。稿件一经发表,即付稿酬。

  • 其他事项

《枫林》编委会对稿件的选登有最终解释权。所有投稿稿件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两个月后如果未见采用通知,稿件请自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