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目录
◆张 雁 | 夜空之下,谁在仰望飞过的流星
◆张 蕙 | 怀念兰州
◆张国瑞 | 英国没什么好玩的
◆张景晨 | 七绝(中华通韵)书法四首

夜空之下,谁在仰望飞过的流星
文/张 雁
作者简介
张雁,男,洞庭湖人。文字常见于各级报刊杂志。喜欢呆在人群之外,落花之前。现定居在湖南沅江。
– A –
那天晚上,我带着妻子穿过一城滂沱大雨去看一位高中同学。这位同学同时也是我妻子的闺蜜。她是一位教师。同学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知道我们来了,她费了很大的劲却仍然无力睁开眼睛。她的老公三年前因肝癌驾鹤西归,现在,她因子宫癌躺进一间新建成的大型医院里,命悬一线。
看着她苍白的面容,我不知道能说些什么,我什么也说不出;妻子站在床边神情哀戚,却不敢哭出声来。后来进来了同学的另一位闺蜜,闺蜜趴在床边,双脚几乎跪在了地面,她轻轻地说:“我明天要出差,想尽办法也不能推脱的出差,五天。你要坚强啊,挺住,等我五天好吗?”同学微微地点了点头。闺蜜的眼泪如决堤之水,却也是不敢哭出声来。同学七十多岁的父母在病室外的走廊尽头低声抽泣。我只能望见昏暗的灯光下,两位老人颤抖的身形和花白的头发。
等我们从医院出来时,仍是大雨如注,我并没有抬手去擦湿漉漉的脸。我知道我的同学会在很短的时间后离去,但是,我希望她是去一个没有病痛和哀伤的地方,那儿一年四季都应当阳光遍地,四野花开,她一定会如从前一样美丽聪慧,一定会化身天使,不再遁入沧桑凡间。
整整一个月之后,在那个大雨如注的早上,狂风呼啸,落叶萧萧,乌云压暗了一切,同学终于化成一缕青烟飘然远去。质本洁来还洁去,她唯一余下的,是亲人和朋友无尽的思念与伤痛。当天晚上,她的学生,一群已考入重点中学的孩子,30多个,自发地来了,他们穿着整齐的校服,一个个跪倒在她的灵前,啜泣不止。
送同学上山后,风忽然住了,雨忽然停了,当晚,繁星挂满了整个天空。当看到一颗流星飞速划破夜空时,我忽然想起了那个尽人皆知的传说:每有一颗流星划过天际,便昭示着有一人离开了这个纷繁的尘世。
是你么?
– B –
我知道,这个传说更深层的意思是,每个人都只是一颗流星,它从无边无尽的孤独中来,又会飞快地重新回归到无边无尽的孤独中去,人的一生,无论长短,都只是流星孤独与孤独间,那稍纵即逝的一刹那明亮而已。
常常有一些时候,我会产生一些奇怪的恍惚。比如,仿佛只要一伸手,我就能穿过二十多年的时光,重新翻开那些摊在课桌上的,令我沮丧的《有机化学》和《线性代数》;仿佛只要一转身,我就能再一次看到谁在那个陌生的实习车间,从闷热和喧闹中抬起头,隔着人群向我绽开清凉的微笑;仿佛只要一驻足,我就能再一次迈入学校的舞池,轻晃着自己那清瘦而骄傲的年轻身影。
多年前一次机缘巧合,当时一直左冲右突却日渐迷惘的我,来到了我的大学。自从踏出校门,我一直从未归来过,一去十数年。
时间早已改变一切,安静而孤独的足球场上,只剩下当年的那个青涩学子和当年的那段青涩时光。忽然间,鼻子一酸,伤感像闪电一般击中了我。仿佛曾经一切的一切,都如昨天才刚刚发生,而我,却早已不是那个在球场上奋力奔跑的少年。
我走遍了球场的每一个角落,我轻轻地抚摸球网,满怀悲伤地坐在跑道上。是的,俯仰之间,甚至来不及一声叹息,我像流星一样闪亮在天空很久了。当时回宾馆后,我蘸着浸满回忆的旧时月,写下这副联:
少年今何在?当时花影扶疏,书径幽深,皆言风劲正宜翅;
青衫此来归,纵使碧水澄彻,云山缥缈,却道天凉好个秋。

当年带领一班女生在场边呼喝加油的小刘,本班年纪最小且最终拥有双学位的他,在毕业一年后死于一场车祸;当年和我一起踢中场的老邓,毕业后与从初中开始相恋的女友喜结连理后,被肝癌带往了遥远的天国。他们像流星一样寂灭在孤独的天际。而眨眼间,他们的音容笑貌,在不曾为谁停歇的花开花谢中,竟已渐渐模糊了。
是啊,在生命和岁月的轮回里,那些流星,有的还在闪亮,有的早已消失得毫无踪迹可寻。
人生苦短,譬如流星。站在母校的球场里,我忽然感到无言的疲惫像巨浪一样吞没了我。我明白,我们迟早都会像流星一样飞去,不再回头。
– C –
同学的离去,让微信的高中同学群里充满了假意与真心的哀伤。我在群里只留了一句话:“当面对有些事情我们无力回天的时候,我们只有一个选择:接受它,正视它。前段看到她形销骨立、痛楚难耐的样子,有时想,对她而言,像流星一样归于浩渺,何尝不是一种极佳的选择。只愿天堂不再有病痛;只愿每一个曾为她心痛的人,永远记住她的温和、善良与美丽;只愿每一个同学、朋友和家人,从此爱惜自己。”
写下这段话的时候,我脑海中不停地闪现同学家陈列柜里,那无数的奖励证书和奖杯——这些光彩夺目的光环,可曾荫佑了同学一时半刻?当她在病床上痛得生不如死的时候,可曾给了她片刻的安宁?
世间的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却并不是不可替代的。同学悄然离去,她三尺讲台之后,迅速被安排了另一位老师。校园里依然熙熙攘攘。太阳依然在东边出来,在西边落下。
当我那次从母校回来之后,我开始重新审视我长期以来的各种理念,我开始重新回到我自认为正常的生活轨道。上班时我尽心尽力全力以赴,该流汗的时候流汗,该微笑的时候微笑,而八小时之外,我陪儿子打球,我陪妻子散步,我陪父母聊天,我陪朋友一起去寻找远方。我尽一切可能,将生活变得简单明了。
– D –
同学被查出癌症后,我和妻子正好和朋友们从一个遥远而美丽的地方自驾游归来。当晚月白风清,我们去她家看她。我们小心翼翼地和她聊着,她的语气淡定,不悲不喜。
我们告辞的时候,她将我们送到门口。她轻轻叹了一口气,说:“我原本会像你们一样快乐的。”
我对她说:“没事,等你好了,我们带你一起去自驾游。我们一起去草原,一起去海边,一起去任何想去的地方。”
她笑了笑,微微摇摇头。
她的面色和当晚无数挂在天际兀自明灭的星星一样平静。
她和我们都知道,那是一个无法兑现的邀约。快乐对她而言,已快遥远一生了。

怀念兰州
文/张蕙

作者简介
张蕙,生长于洞庭湖畔。喜欢在文字和旅行中与世界沟通。用一颗浸润世俗的心,发现红尘滚滚里的清风朗月。
多年前,当我听说要去兰州生活,立刻愁绪满怀,脑海中浮现的都是黄云衰草的苦寒和萧瑟。那时候我想,这个遥远的西北城市,多半是灰色的街道上行走着满脸高原红的人们,每个角落都充斥着南方人难以忍受的羊膻味儿。如今我走过了许多城,却从来没有像怀念兰州一样,如此强烈地怀念过一个地方。
十多年过去,关于那座城市的回忆依然浓烈如酒。喜欢极了它爽朗灿烂的味道。天,永远是高远而澄澈的,让你总想仰望。阳光通透热烈,使得这座城也干净明媚。风,从沙漠和草原来,干爽清冽。只要迎风一站,发丝扬起,心底所有的烦恼都随风而逝。黄河从青藏高原奔涌而来,自狭长的城中汩汩而过。大街上鲜有令人窒息的钢筋水泥丛林,每个人的步伐也都不急不徐,一步一步气定神闲。偶尔有秦腔从某个角落飘出,高亢寂寥。等到华灯初上,这个城市的每个角落便弥漫着牛肉面、红油辣子、烤羊肉串和各式烤饼面点的香味儿,让人垂涎欲滴。
兰州人的一天大多从一碗热辣鲜香的牛肉面开启。和好的面团噼啪几下、上下翻飞着被师傅灵巧而恰到好处地拉成各种粗细的面条,扬起的面粉还没落尽,Q弹的拉面就被甩进一边的大铁锅里翻滚片刻迅速捞出,带着麦香的雪白爽滑的面条落入当天清早熬出的清澈的牛肉汤中,再淋一勺香辣红油,撒一把翠绿的蒜苗,搁几片薄而精的牛肉,平平无奇唾手可得的几道食材,独有兰州的牛肉面味道无人能及。离开兰州后,我瞥见路边有牛肉面的招牌便会毫不犹豫地走进去来上一碗,心中窃喜:原来这里也能寻到兰州的味道!而看上去同样诱人的牛肉面,不知何故却再也没吃过一碗有兰州那么好吃的。
在兰州的每一天,最期待的却是傍晚时分。去任何犄角旮旯里寻一个小饭馆,都有冒着滋滋肉香的烤羊肉串、油亮爽滑的红油面皮、热腾腾的飘着黑芝麻和葡萄干的牛奶醪糟鸡蛋、淋着蜂蜜的白色诱人的粽子、炸至金黄膨起的酥软油香等着你,享用过这些永远吃不厌的美食,再吆喝上一群小伙伴,去黄河边玩耍。“黄河之水天上来”,滔滔浊浪穿过车水马龙的兰州城,从古老的中山铁桥下奔腾而去,绝决汹涌。一抬头,对岸的白塔在夕阳中泛着淡金色的光,远处粼粼波光闪烁,千年的豪情与悲壮从历史的云烟中扑面而来。恍惚间时空交错,似乎看到:二千年前的张骞手持节杖,驼铃声声,西行而去;烈日流沙中的玄奘法师踽踽独行;还有那英姿飒爽的少年将军霍去病策马扬鞭,在猎猎西风中呼啸而来;更远处的天边,敦煌,衣袂飘飘的飞天守望千年,在漫漫黄沙中欲乘风而去。

这座见证了两千多年丝路繁华的要塞,用大漠孤烟的雄浑和壮美,与黄河水一道,出人意料地孕育出了雪白甘甜的百合、水灵多汁的蜜桃、甘甜脆鲜的早酥梨和馨香的苦水玫瑰。每到春天,印象中只属于江南的葱绿配桃红,却在兰州的仁寿山下的桃园里无边无际地蔓延开来,到夏天就会结出果汁饱满、可以用吸管喝桃汁的粉色蜜桃。兰州的桃树都比较高大,桃园里摆满供人喝茶吃饭的桌椅,你若去桃园消夏,农庄会奉上一大盘刚摘下的粉色大桃,要是不够吃,头顶上尽是累累的硕果,想吃多少随意。此外,农庄还提供用桃枝烤得酥脆的烤全羊。水蜜桃搭配烤全羊,是只属于兰州的风景里最令人念念不忘的美食。
更令人惊奇的是,兰州城郊什川镇的黄河岸边,土色裸露的重重山峦之中,柳暗花明、豁然开朗地出现一大片千年梨园。春风吹过,梨树遒劲粗大的枝头,密集雪白的梨花摇曳在风中,浑浊的黄河在一边铿锵着蜿蜒而过。高大空阔的梨园下是被清理得整齐碧绿的草地,大片纯净而芬芳的白色掩映着安静的村庄,等到炊烟四起,你可以从农庄里买来一碗拉面、几串羊肉,坐看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些千年梨树上结出的早酥梨果肉细腻、味道清甜,翠绿翠绿地让人无法想象它是由黄河水浇灌而来。
也许只有兰州,才有这种跨越古今的孤寂与苍凉和江南灵秀的参差对照,也是我多年对这座西北的城最深长的回味。
而每当提起“兰州”,让我不自觉间嘴角上扬的还有兰州的人。
兰州人并没有秦腔里漫入云端的高音演绎的那种淋漓的粗犷豪放,他们亲和爽朗之中却有一份北方人少有的细腻,他们的内心,似乎永远有一份淡定与从容。和你熟络之后,鲜有寒暄和绵长细软的家长里短,却也不是从此相忘于江湖的漫不经心。对我这种异乡他客的来龙去脉无刨根问底的探究,更没丝毫戒备,但却有一种自然而温暖的亲切。那种感觉就像和一个多年的老友,无需多言却相互信任,我于是放下最初的不安和远离人群的落寂,迅速毫无违和感地融入这片陌生的西北土地。我有事耽搁接孩子下学,她们会下班顺道把孩子带回她们家,再随口一句让我去她们家吃她做的手擀臊子面或者是刚包的羊肉馅饺子。从夕阳很好的黄河边回家的傍晚,领我拐进小巷吃最地道的羊肉炒饭和香葱烙饼。当我对水灵甘甜的兰州百合露出惊为天人的神色,她们会不声不响地捎来一箱最好的鲜百合 ……很多次,让经年漂泊异乡、习惯独自野蛮生长的我恍惚有生活在家乡的错觉。离开兰州多年,她们也鲜少有惊天动地的离情别绪,却一直以来都是双方朋友圈里想起来就能随时聊的为数不多的好友。多年以后,虽隔着昭昭岁月和万水千山,却从未忘却。
今晚夜色清凉,月色如水。远方的朋友是否安好?
在千里之外的湘江之畔往西北的方向远眺。
我,怀念兰州。

英国没什么好玩的
文/张国瑞

作者简介
张国瑞,中国大学物理教师20年,经营企业20年。出版2部专著,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一次,省部级奖5次。发表论文数十篇,专利多项。喜欢话剧、朗诵、书法摄影、写作、短剧编导、吹萨克斯。加华笔会会员。现定居加拿大温哥华。
今年二月中旬我从国内回来,结束了出国定居后最长的达二个多月的参观考察及探亲之旅。我还没倒过时差,我爱人说一位朋友约她去英国玩一趟。我回应:“你们去吧,欧洲去过了”。我虽然没去过英国觉得都差不多,我家只有我是中国护照,申请英国签证很麻烦。我爱人脱口说:“你的想法和我朋友先生一样,他也不想去”。我们家疫情前那次去欧洲旅游本想去英国,因为英国不在欧盟签证范围需要单签,怕两个签证时间冲突就没申请。这次只去英国,我却不想去了,我爱人说英国最早老牌发达国家想去看看,我还是说,都差不多,你们去吧。
我是资深旅游爱好者,从年轻穷游到现在讲究的休闲旅游有四十多年的历史。记得1979年大学一年级暑假第一次出北京到山东莱阳老家,遵父亲嘱托认祖籍给爷爷上坟。我借机旅游,从天津乘船到龙口转车到莱阳,再从老家绕道青岛回北京。记得住在莱阳县城旅店,蚊子隔着蚊帐给我叮了连片的几百个包,在青岛睡在学校的硬板课桌上,我回来后还兴奋不已,从此打开了旅游欲望的闸口。后来我几乎每年借着寒暑假或出差旅游,我们一家每年都盼着假期去玩。
今年我已过耳顺之年,回国六十多天,脚步从北京到浙江、陕西至黑龙江。我此次出行主要是为编写我的第三本专业书,到印刷企业考察座谈搜集资料,时间恰赶上春节,探亲自然也是重要目的。我也做好了抽出时间旅游的准备,国内大城市和旅游点玩得差不多了,此行特意到县级或乡级地域走走,借着春节最丰盛热闹时候,尝地道的地方饮食体验乡俗。我还来了个系列红色之旅,去了上海的一大会址,陕西延安和河北西柏坡。
现在我玩心未泯比原来经济条件又殷实,却没有想去几十年梦游的大英帝国游览强烈的愿望。我去过除英国以外西方的很多地方,澳洲、欧洲,又在北美生活十四年特别是英联邦所属加拿大温哥华,但是我却对伦敦的大本钟、徐志摩的康桥感觉,似乎是温哥华的煤气钟和狮门桥,不新奇了。加拿大的治国理念是多元文化共存共融,来自世界几乎所有国家地区民族的移民,他们不但带来语言、饮食还将建筑风格镶嵌在广袤的林间水边。我住在大温哥华的素里市,市中心每年七月举办多民族融合文化节,各个国家或民族展示他们的饮食、服装等代表性物品。节日展示的南美、非洲、南亚、阿拉伯等地的民俗风情,我在十四年悉数参加,所有摊位几乎背下名字。哪些地区的饮食是油炸的多,食品酸辣与地区气候关系,非洲和阿拉伯地区用葡萄叶裹米制食品等都刻在我的记忆里。

温哥华是浓缩的世界,在这里,各种场合我看到不同肤色和穿着各色服饰的人,觉得世界如此之小。怪不得传说,见多识广很多美国青年厌倦世事跑到原始森林,寻找人类最初的世界,我也有点见怪不怪的感觉。我家附近五公里内有六个原始态森林,常到里面走步或驻足,慵懒地倚在参天松柏仰望阳光白云和枯萎的树枝,悠然间会找到上帝赐予人的灵性。
今年是近五年疫情后我第一次回国,每逢串亲访友总是客套地邀请亲友到温哥华去玩玩,带他们体验世界最宜居的城市,观赏海洋森林雪山原始草地浓缩于一个河谷的大温景区。以前听到的回应是,有机会一定去,电视上经常看到加拿大特别是温哥华的风景美丽至极,年轻些的还想以后移民带孩子上学去,也有老人们说,回来吧,国外吃的不好。这次回国听到更多的声音是,回来养老吧,你们那不安全,国内到处都是好吃的,环境好雾霾少多了,到哪去方便极了,懒了拼多多、美团你点一下手机,一会儿功夫什么都会给你送到门口。有的说,加拿大风景跟咱们西部差不多,开车去新疆西藏边玩边吃地方风味,方便又便宜还特别是安全,现在卫生条件很好,公共厕所干净有卫生纸,有的还有空调。也许此次回国我也受到这些情绪影响,把伦敦的大本钟想象成长安街旁电报大楼顶上的钟,康桥类似护城河上的一座桥而已,熟视无睹了。

这次回国比看到国内硬件变化更让我感慨的是,国内文明卫生的城市乡村,人们的文明素质如此之高,我在温哥华生活了十四年只能羡慕。此行我走过一线城市北京、上海,二线的杭州,三四线太原、苏州,未上线的浙江桐乡镇、山西盂县及乡下村庄,那里都有卫生管理员和检查人员沿街寻找烟头杂物。我观察人山人海巨大的火车站里和长龙般的铁路车厢地面一尘不染,没有人扔烟头纸屑,更没有随地吐痰,对比温哥华的车站车厢里狼藉垃圾令我惊愕。记得几年前当年一位台湾学者曾说,何时大陆的厕所干净了再谈统一,我想这位朋友该回来找乡亲们谈谈两岸统一的时间表了。
七年前有温哥华一位留学生家长,她和儿子驾车从加拿大西岸到东岸,再入美国回到温哥华,途径美国中部。他们惊讶地了解到,有些美国人一辈子没有走出过居住的州,更没有到过华盛顿和纽约。没有出过大山和县城的中国村民不稀奇,此行前绝不会相信,有几千个星罗棋布机场的美国居然也有足不远行的村民。我能理解,蜗居的中国村民可能信息寡贫又没钱,我不能揣测美国村民,没电视看不到外面世界,没钱开车或买张机票出去哪怕不去旅游只是探探亲?我只能断定他们对外部世界不屑一顾,他们想着中国人还梳着大辫子衣衫褴褛,非洲人衣不遮体抓蜥蜴吃,印度人手抓饭吃出行坐在大篷车顶上。他们也可能讨厌旧金山华盛顿的喧嚣,不喜欢佛州的墨西哥人、古巴人,害怕黑皮肤瘦高个子的非洲人。我相信他们的血管,流淌着祖辈游牧民族亚萨人的血,他们的祖先从中东沿河到欧洲,再到美洲混入不同肤色种族的基因,而他们却没有了对外部世界的好奇心了。他们也可能骄傲自己的家乡最美,并且是地球的中心,迎来送往过路人心里美滋滋地自豪。
耄耋之年的舅妈亲切地嘱托声:“以后回来养老吧,不要在国外受那个罪了”。学院的老同事说,孩子大了回来哥们凑一起打麻将吹牛,再老了一起到养老院,咱们的退休金吃香的喝辣的花不完,亲切的声音里透着对国内生活的满足和骄傲。我兴许也是渴望新疆的拉条子、闽南的面线糊及东北的杀猪菜,三峡的游船、黑龙江的冰雪世界,而伦敦的大本钟、康桥影影绰绰只是留在旅游计划里了。
2024年3月5日

张景晨七绝
文/张景晨

作者简介
张景晨,长春人,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硕士、研究员。现居温哥华。喜欢诗词歌赋、书写和朗诵艺术,曾任加拿大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曾在YouTube多媒体平台以《景晨书诵》为题发表2000余首以古今中外名诗为内容的书法和朗诵作品。
(中华通韵)| 书法四首
一、风雅颂
至美诗经风雅颂
犹如佳酿酒甘醇
闲来吟咏诸多句
止渴生津醉我魂

【注】:风雅颂:《诗经》(春秋.孔丘编)的组成部分:风、小雅、大雅和颂。
二、梁祝情
思清梁祝乐之峰
每每动容洗耳听
偶遇孙凰民乐版
泪如泉涌乐音厅

【注】:
1.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梁山泊与祝英台》(何占豪、 陈刚曲)。
2.思清: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
3.孙凰:二胡演奏家。
三、赞立平
红楼巨著万千言
描述清人面面观
视剧八七形象化
无中生有乐声难

【注】:
1.立平:作曲家王立平。
2.视剧八七:八七年版的电视剧《红楼梦》。
3.无中生有乐声难:《红楼梦》全剧的歌曲和乐曲创作之难在于原著没有为背景音乐提供任何素材。
四、赞碧霞
碧霞冉冉现歌坛
意切情真音色玄
声乐传奇颇费解
诸多唱法俱超然

【注】:
1.碧霞:女高音歌唱家吴碧霞。
2.音色玄:音色神秘奥妙。
3.诸多唱法:指美声的抒情或花腔唱法、民族唱法、流行唱法等。
(PS:文中图片由“高度”专业美编Tiffany 老师提供支持,特此鸣谢!
本期内容同步刊登于2024年6月28日加拿大《高度》周刊《菲莎文萃》专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