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目录
◆任京生 | 劳动与写作
◆林丽萍 | 芭蕾舞飘落的思绪
◆范让能 | 范让能诗词小辑
◆竹 笛 | 与母说

劳动与写作
文/任京生

作者简介
任京生,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副会长、北美中文作家协会会员。发表各类文章数百篇,出版书籍12部,20余部作品获奖。
2022年初,在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以Zoom视频举行的文学月会上,临近结束时,会长让大家用几句话简单介绍一下疫情这两年的创作体会。我的发言是:“这两年我最大的创作感受是:劳动是辛苦的,写作是辛苦的。但是将二者相结合,就负负得正,变成劳动是快乐的,写作也是快乐的了。”大家好奇我此话的含义,想让我继续说下去,可我却卖了个关子,戛然而止道:“时间关系,到此为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众人一阵哄笑。
现在,我就开始“下回分解”了。
劳动是辛苦的,毋庸多言,人的惰性就像地球引力,是与生俱来的。由于人类天生不愿辛苦,于是发明、制作了各种工具来替代人体的劳作,这样,人们身体上的懒惰促进了大脑的思索,从反面带动了社会的进步。
写作也是辛苦的。看看我们周围有多少人一拿起笔来就叫苦连天?我现酷爱写作也不是天生如此,而是在一种“聊表思想”的欲望下多年磨练而成的。

记得少年时,看到别的孩子口若悬河,羡慕不已;而我木讷口拙,不善言辞,于是就在日记里抒发自己的情感,渐渐地喜爱上了散文。长大后,又渐渐产生了发表的冲动,追求以更多文章见诸报端。于是,写作的爱好就此形成。
2000年去美国Ohio State University做访问学者。在美9 年,曾出版过两本书,一本叫《从东到西看关系——我在美国教授关系学》(2003),被美国一些大学用作教材。一本叫《轻轻松松教中文——海外中文教学手册》(2009),被北美、澳洲等地的中文学校用作了教师培训教材。这两部书都是利用一个暑假赶出来的。有朋友说,一般人写成一部书需要几年时间,你怎么利用一个暑假就完成了呢?他们不知道我当时写作时的那种着迷,那种一发而不可收,真正是废寝忘食,享乐其间啊!
2009年移民加拿大。入境没多久就受聘《加拿大健康报》主编,其后又转战其他几家媒体。我曾为一来加拿大就干起了自己喜爱的文字工作而窃喜。此后,又有幸加入了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找到了精神的家园。文人学者们在一起讨论文学,其乐融融,这更加激发了我写作的欲望。
可是想当年,在媒体工作的那些年,曾让我渐渐地感到写作不似从前那样快乐了。由于媒体的工作性质,除了白天的正常上班外,还要应付大量的社会活动。温哥华有40多万华人,各种社团组织近千家。这些社团经常组织活动,每次活动总要邀请三级政要、社会名流、媒体人员这三种人作为嘉宾来捧场。邀请媒体,自然是希望他们的活动能够见诸报端。于是,白天在单位坐了一天,晚上又要去餐厅、剧院、会堂等地坐一晚上。最忙的是周末,有时一天要去多家餐厅赶场子。尤其到节日,各种演出接连不断,几乎每天晚上都泡在了剧院里。而工作上的写作,不是出于个人爱好,因此写作也渐渐地成为了负担。
由于从早坐到晚,久坐伤身,身体上各种毛病接踵而至,感觉身体渐渐不支了。在家中,我不得不在书桌上放一小桌,将电脑抬高,站着打字。这时我想到了运动,规定自己每周去健身房运动,晚饭后去散步走路。可是,没有对运动形成真正的爱好,一到繁忙时就坚持不下去了,每天散步看着路边相同的景色,慢慢地也失去了兴趣。这时我忽然羡慕起餐厅的服务员,他们的工作就是走路,每天在餐厅里走来走去,肯定超过了健康规定的一万步。我也羡慕起搬运工,他们上上下下地搬箱子,不就和健身房里举重一个样吗?真是既挣钱又锻炼身体啊。其实,这世上最好的工作不是蓝领,也不是白领,而是体力和脑力相结合。
我在报社时曾采访过一位女士,她每天都在网上发布一篇散文,成为了网络红人。她介绍说她在一家纸厂工作,由于每天的工作动手不动脑,她就在干活时构思文章,下班回家一气呵成,工作成就了她的写作。我也曾想找两份工作,一三五脑力,二四六体力,干体力锻炼身体的时候构思文章。可是,朋友说哪有这么好的工作让你做?
随着身体的毛病越来越多,我终于体会到了人们所说的“要想让谁死得早,就让他去作媒体”那句话的含义。于是,我庆幸几年前彻底离开了媒体,不再坐以待毙了。
2020年初,一场疫情改变了世界。随着疫情愈演愈烈,加拿大也开始封城隔离。仁慈的加拿大政府给予因疫情失去工作的人们每人每月2000加元的补助,所以人们并没有因疫情陷于困境。
世界停顿了,但人们的生活要继续。这样每天在家做什么呢?我和太太打算把院子改造一下。十年前我们买下这套房子,太太主要看重的是后院有一水池,太太喜欢听那水帘哗哗的流水声。如今,水池四周的木围栏已经朽烂。于是,我们开始了木栏改造工程。
正在此时,太太的一位闺蜜带着老公来家做客,见此状说,我老公就是专业做装修的师傅,现在疫情把所有工作都停了,正好可以来帮你家装修。于是,师傅在前,我打下手,从厨房、车库、阳台、地下室,到后院剪树……每日里,朋友两口子开车来到我家,车库门一关,便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受疫情影响,很多小商店都关张了,可专卖建材的Home Depot却更加繁忙。每次去买材料都见门口排着长队。看来疫情让整个城市失去了往日的喧嚣,但很多家庭都像我们一样在自己的小天地里筑巢修窝。

我一直渴望把劳动作为运动来锻炼身体,此时机会来临。每日搬扛、下蹲、弯腰、移动,我都有意识地让自己多动、多用力。有时艳阳高照,本可以躲进树荫,我都有意在烈焰下曝晒,尽可能汗流浃背,促进新陈代谢。太太让我不要那么拼命干,累了就休息,可我舍不得浪费一分一秒地让自己动起来,也情不自禁地在心中高呼:“劳动是快乐的!”
两家太太时不时地递上水来。到了开饭时间,一声招呼,一桌美味已排上桌面。劳累后享受美食的心境比往常更加快慰。有时出外走走,看着往日熙熙攘攘的大街变得如海底世界那样静谧,望着温哥华北方遥远的山脉,眼前浮现出陶渊明在世外桃源中悠然劳作时的遥望南山状,耳畔想起了他的诗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每日跟着太阳起,伴着月亮眠。白天劳累了一天,朋友走后,我又打开电脑开始了写作,竟也觉得精力更旺盛了!年底后,眼见房子、院子焕然一新,我忽然发现自己的关节、肌肉也变得舒畅了,过去的一些小毛病也随之消失了。
不时有朋友问我疫情时期在家干什么,我均笑曰:“白天爬梯子,晚上爬格子。”在这一年内,我不仅学到了很多装修手艺,还有四部作品获奖,一部新书也已完成初稿。人就是这样,越闲就越无聊,越忙就越出成果。此后,我和师傅约定,他在别的地方有工程忙不过来的时候,我去继续打下手。
人生就是一场选择。疫情隔离时有睡觉、玩游戏、看电视、刷微信、写作、劳动等各种选择。我庆幸选择了劳动与写作这两项最艰苦的工作。此时劳动对于我已不再是辛苦,而是一种运动的方式。就像很多西方人每到周末就打理院子一样,一方面享受劳动的快慰,一方面也省去请人的费用。我觉得,很多人都知道劳动是锻炼身体的一种方式,可为什么不把劳动当乐趣呢?这主要是缺乏兴趣与利益这两项驱动。只要你改变观念,将劳动变成一种快乐,同时又有一份利益,你就会热爱劳动。热爱劳动导致你身体健康,精力旺盛。身体好了又有助于你快乐地写作,因此劳动与写作就都是快乐的了,这是一种相辅相成。

芭蕾舞飘落的思绪
文/林丽萍

作者简介
林丽萍,加华笔会理事、《菲莎文萃》编委、责编。长期对哲学与文学有研究。文学方面专注研读过大量西方作家的著作,善于采用哲学的思想分析文学作品和写作。
今年六一恰逢周末,我应邀到温哥华小女皇剧院观赏《爱丽丝梦游仙境》芭蕾舞。午后,我迎着金灿灿的阳光,踏着轻盈的步子沉醉在这个百余年前的童话世界里。
同样是一个仲夏六月的午后时光,空中飘荡着花草的芳香,爱丽丝和姐姐躺在河边,姐姐在看书,爱丽丝感觉无聊,微风拂面,睡意袭来,突然一只自言自语的手捧大怀表的小白兔在她身旁跑过,引起爱丽丝极大的好奇,就在她追逐兔子时,地面突然消失了,她随着兔子跌入深不可测似直抵地心的隧道的兔子洞,而长长垂直的洞壁四周挂满了存放各类书籍包括地图册、图画册的书架,就这样爱丽丝开始了一段不可思议的奇幻之旅。
百多年前的一个仲夏午后,单身的英国数学家查尔斯·道奇森与常交往的同事的三个女孩儿泛舟于泰晤士河上,作者说:“如此如梦良辰中啊……,三个残酷的小孩子,却请求我讲个故事”。就这样,一个超现实的神奇荒诞童话故事诞生了。时光的重叠也为我平添了几许浪漫与神往。斜阳西照,余晖在波光粼粼的太平洋海湾水面熠熠闪耀,我未灭的童心也跟着波光荡漾而闪亮起来。
剧院里的舞台幕布徐徐拉开,优美飘逸的舞姿翩翩起舞,奇幻场景通过背景大屏幕展现,活泼灵动、时而激昂奔放、时而神秘莫测的音乐渲染,更是通过演员专业舞蹈语言的演绎,一段段情景细节缓缓展开,舞者把好奇、勇于探索和不甘平庸的爱丽丝演绎得惟妙惟肖,精灵活现,舞姿婀娜迷人。
观赏完芭蕾舞,意犹未尽的我回家后立即重温了这个童话文本。我想一名数学家和逻辑学家所编织的文学故事一定有他要表达的寓意,故事里面一定含有大量玄关和秘密武器。比如放了很多双关、逻辑、语言游戏、意象和隐喻等巧思在故事里,不然,百余年来,这部神奇作品不但吸引了小孩们,也吸引了大人们,更吸引了文学界、心理学界、社会学者、历史学家、伦理学家、哲学家们等跨界大师们源源不断地来研究探寻它的兔子洞。而且人们都说在这个兔子洞里,跑出来了乔伊斯、弗洛伊德、奥斯卡·王尔德、弗吉尼亚·伍尔夫、卡夫卡、普鲁斯特、贝克特等20世纪以来诸多的文化巨擘。艺术界人士认为这部奇幻作品拓展了艺术与文学可能的表现形式。

更有专家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探究兔子洞里的潜意识意象,探索里面的每一个隐喻背后是如何象征爱丽丝的心理突破和心智成长历程。它更是一本训练人们掌握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奇书。
我确实感兴趣于作品里的两条暗线:逻辑与语言。当你读完这个故事后,你会意外地发现自己经历了一场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能力训练。我惊讶于他们对逻辑和语言的重视、研究、把握并从娃娃抓起进行普及性训练。
这部作品的作者是比维特根斯坦早了几十年的老前辈,他在作品里暗示了逻辑和语言的议题,应该也影响了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走向,让他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逻辑语言哲学家。而我在重读这个作品时,确实发现了里面布满逻辑推理思考、语言表达方式、语言游戏的机智与睿智巧妙结合,使作品里的许多角色避免了一次次被皇后砍头的悲剧发生,这都是运用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的巧智成果。
通过这个作品,让我们知晓别人是如何苦心经营,从小朋友开始普及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西方字母文字有助于他们的逻辑思维发展,不似我们象形文字的字形结构本身就有意涵而造成我们忽视逻辑思维,字母语言系统更偏重于逻辑性和理性这是事实,与数学慎密严谨的逻辑思维一样。他们有今天的科学发展和创造力正是建立在这个逻辑基础之上的。
这部作品贯穿着逻辑推理和语言表达的诠释、应用和训练。比如一个茶会的场景,小动物们在聊天,把每一句话的词语次序尝试颠倒会出现逻辑混乱、词不达意对听者造成的困惑和混乱为例,探究语言的逻辑本质、表达方式。正如维特根斯坦在研究逻辑与语言时也提到,我吃苹果和吃苹果我等词序颠倒后的结果分析。接着又比如睡鼠说的:“我睡着时呼吸和我呼吸时睡着”,帽匠回应说,这句话的次序颠倒对睡鼠你是符合逻辑,但对其他人就不合逻辑了,因为“睡鼠”顾名思义就是牠随时随地都在睡觉的,这次序颠倒的两句话对于牠都是成立的。书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用来探讨语境、严密逻辑和表达方式的精确性,避免造成语言的混乱和误解。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园。所以语言的精确性与技巧性的重要性便在此。而精确性是来源于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技巧性是来源于对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每个人无论何时何地做事说话都要考虑周全,慎密符合事物发展的逻辑性,还要意识到有些话对于不同人有着不同的感受效果,顾及逻辑的联动效应,避免伤及人心,所以不要大大咧咧地只顾表达自己而不顾语言逻辑效应,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言说的技巧、分寸得当和礼貌周到的为人处世的伦理等细微之处都被作者不失时机地融入到故事情节的细节中形成了有机的整体,极富趣味性和艺术性地被读者自然而神奇地吸收了。原来他们当地人的素质、为人处事的行为方式就是这样被有意识地建构和熏陶出来了。比如,爱丽丝一见到动物就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可爱的猫儿,激动不已得忘乎所以,对着自己正想求牠帮忙解救自身的小老鼠大夸奇赞自己家里养的漂亮小猫儿如何有能耐抓老鼠,把小老鼠给吓跑了。这就是逻辑思维混乱的例子,没有设想到语言逻辑的联动效应。
又比如当爱丽丝跌入兔子洞的一个大厅里时,被困在屋子里面,作为一个小女孩,她能够镇定自若,运用逻辑推理和平时学到的知识,幻想着自己能够发现方法或奇迹出现一本诀窍的书能教她如何走出去。果然桌面上突然有了一瓶写着“喝我”的饮料,聪明的爱丽丝并没有贸然行事。“不,我要先看看,”她说,“看看上面有没有标明‘有毒’。”就这样她通过逻辑推理和智慧发现了喝它可以使自己身体变大缩小的神奇魔力。这就是鼓励小朋友们运用逻辑思维打开脑洞的方式。他们的科学就是在幻想中创造的。
又比如另一个场景,调皮的柴郡猫爱变法,只露笑脸在空中,皇帝发火说要砍下牠的头,刽子手却为难地说,没有身子的头怎样能砍下来?这是习惯思维,没有顺应语境进行逻辑推理。也就是维特根斯坦提到的,生活产生语言,语言产生逻辑。所以皇帝解析说你管牠有没有身体,对着头砍就是了。这就是同样一句话会出现不同的理解,必须回到语境即生活现场中去推理。
这本书最后以爱丽丝与红心皇后争辩时跳出逻辑来说明解决人类事务,逻辑不是全能的,人类还需要更高的智慧和境界来处理人类问题。
这就是享誉世界的著名文学作品《爱丽丝梦游仙境》,它打破了人们原有禁锢而僵化的思维模式,为文学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范让能诗词小辑
文/范让能

作者简介
范让能,网名忘年天马,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四川省特级教师,四川省诗协会员,宜宾市诗词楹联家协会顾问,《石门吟》主编。其诗词作品在各类全国大奖赛中获奖。
五律•秋登翠屏山
秋风洗翠屏,落木掩蝉声。
礼佛求思过,登楼忆结盟。
云山连广宇,江海度余生。
烟霭浮天外,投闲莫问名。
丑奴儿•寄刘郎
芸窗暮雨清风透,淡化容妆。一袭霓裳,吊带云鬟茉莉香。
别来不尽相思意,碧玉春光。欲寄刘郎,簟枕纱厨入梦乡。
绮罗香•暮春
隔日黄花,伤春病酒,默默残红无主。
雾笼琼楼,遥想玉人居处。
摇莲步、醉浣霓裳,动蝉翼、香飞眉宇。
漫消停、暗问斜阳,夜阑谁解洛神赋?
舟浮江上渔火,风送田边蛙鼓,一天愁绪。
曲曲屏山,多少凤仪花絮。
从别后、带缓衣宽,欲相逢、水横山阻。
恨分袂、梦里缠绵,可怜空泪语。
浣溪沙•青龙端午
击鼓竞舟渡若飞,菖蒲艾草撷初回。兰汤祛疫疫何为?
彩线香包缠五色,雄黄菱粽饮三杯。离骚天问出新奇。
鹧鸪天•柳湖夏日(晏几道体)
柳暗花明竹掩廊,睡莲湖面暗生香。鸣幽蝉翼寻芳路,吊带霓虹照影墙。
茶舍外,古亭旁。徐行拄杖好乘凉。夜来谁倩三更雨,坝舞弦歌问夕阳。
洞仙歌•凌波夜舞(苏轼体)
凌波夜舞,正云舒云卷,月弄霓裳照花面。
醒来时、漫道亸鬓蛾眉,菱镜里、依约几分清浅。
画堂舒彩笔,点翠描红,玉树临风二人转。
笑问意如何?缘定三生,多情是、玉环飞燕。
恨去去、身隔九重天。纵雁过衡阳、又谁相看。

与母说
文/竹 笛

作者简介
竹笛,醉茶听雨主播,加华笔会理事,加拿大诗词学会理事,国学诗艺美洲总社副社长,闲时用文字记录自己的心事,作品散见于诗刊、网络、报纸和书籍。
若不是樱花盛开
我以为春天还没有到来
红尘纷扰,四月微狂
若不是兄长注册了网上墓地
我以为这个清明无处和你话离肠
炉香氤氲勾勒出红妆
你嫣然一笑,我浓愁转凉
你从未来过加拿大
却固执地认为太平洋万里波涛外的女儿
在放逐流浪
你用自己的挂肚牵肠
换一个女儿的喜乐安康
将所有的离殇带到天上
今天,就让我通过网络视频让你看看我的生活
看一看女儿的小家,温馨吉祥
看一看外孙的书桌,整齐漂亮
看一看外孙女的画架上的雁塔新题谱出的篇章
楼梯、走廊,
客厅、厨房,卧室、卫生间、洗衣房
主楼下宽敞的地下室
车库外的花园声声鸟语阵阵花香
我还要给你秀秀四年级的小外孙女
她关心哥哥、体贴妈妈
老师夸她是个 amazing girl
看看她做的奶茶及蛋糕
是不是让你乐弯了腰
秀秀外孙的八个大学的 offer
他九月份即将迈进世界名校的课堂
外孙说3岁时你给他买的大脚板冰激凌
让他至今记得那味道的甜香
外孙女说遗憾没见过你
却按着我的样子画出了你
黑白灰的线条
泄露出你的放心模样
黄昏中未散的祭礼
牵扯你我挂念的心房
夜黑色望着星星
而我在仰望着你
月光路过窗前招惹了相思
从墨香飘逸中你张开双臂
不动声色的
为我们播洒关爱
隽永绵长

(PS:文中图片由“高度”专业美编Tiffany 老师提供支持,特此鸣谢!
本期内容同步刊登于2024年9月27日加拿大《高度》周刊《菲莎文萃》专版)
